陶行知的“每天四问”
作者:励志小吧日期:2023-03-29 00:00:21浏览:41分类:励志人物
陶行知的“每天四问”
1942年7月20日,育才学校三周年纪念会上,陶行知先生发表了一篇讲话,题为“每天四问”。陶先生让育才学校的师生员工每天问自己四个问题,“第一问:我的身体有没有进步?第二问:我的学问有没有进步?第三问:我的工作有没有进步?第四问:我的道德有没有进步?”从这四个问题不难看出,陶先生让人们要关注身体的健康,知识的进步,工作的责任和德行的养成,这不仅反映了他的教育理念,也值得我们今天的教育者学习和借鉴。
在“每天四问”中,陶先生不仅仅是提出了四问,而且对这四问本身进行了追问,或者说,进行了分析。他首先强调,“健康第一,没有了身体,一切都完蛋了”,让师生员工首先注意自己的健康,建立“健康的堡垒”。除此之外,他还提出了注意身体的几点“第一,科学的观察与诊断。第二饮食的调节与改进。第三,预防疲劳的休息。第四,用卫生教育代替医生。”再对照他的分析和教导,可谓细心周到,用心良苦,这是现在的校长教师无法比拟的。
其次,他提出了促进知识进步的五字要诀:一、集、钻、剖和韧。也就是说,专一,专心一意的学习研究;搜集,尽可能的搜集材料,精益求精;刻苦钻研,深入有获,用陶先生自己的话说就是,“我希望大家对于一个问题拿定了,便要尽力向里面钻,钻出一大套道理来”;解剖材料,去粗取精;以及坚韧不拔的精神。可以看出,能如此简洁地总结出做学问的要诀,陶先生是在学问上下了大工夫的,教书育人,先知先行,陶先生可谓我辈之榜样。
接着,他提出了工作进步的“三个最紧要的”:第一,是要“站岗位”;第二,是要“敏捷正确”;第三,是要“做好为止”。不难看出,陶先生在工作上的要求是尽职尽责,又快又好,坚持不懈。我想,如果人人对自己有了这三方面的要求,工作肯定能做好,能进步的,很多时候,人们大多是“非不能也,实不为也”,没有尽责的态度,认真的精神和坚持的毅力,如果有了这三者,工作大多能做好,能进步的。
最后,陶先生提出“建筑人格长城”,要求人们在“公德”和“私德”并淑。他特别强调,“私德不讲究的人,每每成为妨害公德的人,所以一个人私德更是要紧,私德更是公德的根本。”这对我们有很大的启示,对照当今大学的犬儒化,那些私德不淑的人却占据公共要职,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如何能高呢?
对照陶先生的“每天四问”,反思自己,难道不觉得羞愧吗?
站长为你推荐文章:[四种暗示法巧妙教育孩子] [教育方法三十六计]
- 上一篇:2014年高考满分作文山东卷:窗外
- 下一篇:应修人作品_应修人诗集
当前页面地址:
猜你还喜欢
- 04-11 “打工皇帝”唐骏
- 04-10 世界船王,包玉刚
- 04-10 传奇巨富孙正义的个人蓝图和履历
- 04-10 郭台铭:我从不认为自己是最成功的
- 04-10 励志人物——郭台铭
- 04-10 励志人物——牛根生
- 04-10 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——记巴东无臂少年杨彬的成长之路
- 04-10 北大9年寒窗苦今朝哈佛展翅飞——记安金鹏
- 04-10 励志人物简介:李开复
- 04-10 励志人物简介:任正非
- 04-10 俞敏洪简介
- 04-09 辜鸿铭简介
取消回复欢迎 你 发表评论:
- 搜索
- 网站分类
- 最近发表
- 最新留言
- 站点信息
-
- 文章总数:8364
- 页面总数:1
- 分类总数:59
- 标签总数:120
- 评论总数:38
- 浏览总数:2710449
暂无评论,来添加一个吧。